望牛墩环境影响评价验收批复意见
东莞环保验收检测是由环境监测机构按照规定程序和有关法规的要求,对代表环境质量及发展趋势的各种环境要素进行技术性监视、测试和解释,对环境行为符合法规情况进行执法性监督、控制和评价的全过程操作,通过环保审批的企业单位,需经**出具的环境作为 东莞环保监测验收的依据。
东莞环保验收检测流程:申请单位提交申请资料→**办事窗口收集并审核资料→打印受理回执→分发环境检测中心站→检测站工作人员现场采样→短信告知出具领取文件
东莞工厂企业单位申请东莞环保验收检测需准备的资料:
1、东莞环保验收监测申请表。
2、东莞环评审批批复意见。
3、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4、环评污染页复印件。
评价工作程序及主要工作内容
1、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
⑴环境影响评价机构接受建设单位委托,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规划确定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类型;
⑵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对建设项目进行资料收集、现场踏勘并协助建设单位进行公众参与调查;
⑶编写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各个专题;
⑷汇总各个专题的工作成果,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⑸将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评估机构,由技术评估机构组织*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技术评估;
⑹按*意见对环境影响文件进行修改,报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2、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工作内容:
建设项目概况与工程分析;区域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环保措施及其经济可行性论证;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等。
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
1、公众对本项目及建设情况的了解程度;
2、公众对本项目施工期的环境污染及影响认识;
3、项目运营对公众生活和工作的影响;
4、公众对本项目环保方面有何建议和要求。
公众提意见的主要方式
公众的意见可以通过信件邮寄、电子邮件或电话与建设单位或其委托的环评单位联系,提出意见和建议。
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日期
本次公告的有效期为刊登之日起10个工作日。
广东省污染物排放许可_东莞排污办理公司
根据《广东省排放污染物管理办法》(根据《广东省排放污染物管理办法》(粤府函[2001]286号)制定东莞申请办事指南。 1.东莞排污许可证发放的范围
在东莞市行政管理区范围内向环境排放水污染物、大气污染物、固体废弃物和噪声污染、辐射污染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简称排污单位)都必须申办《广东省排放污染物》(简称许可证)或《广东省排放污染物临时许可证》(简称临时许可证)。
2.东莞排污办理流程
(1)对环境有影响、须建设污染防治废气治理设备以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或破坏程度的项目在验收合格后向东莞市**污控科领取《企业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变更与年审表》,东莞**经过审核,发给《许可证》。
(2)须申请试运行的排污单位在试运行之前向东莞市**污控科领取《广东省排放污染物许可证申请表》,东莞**经过审核发给《临时许可证》,待东莞环保验收检测合格后,发给《许可证》。
(3)对环境基本无影响或影响较小的建设项目,到所在镇区环保所领取《广东省排放污染物许可证申请表》,镇区环保所经过审核,给予初审后交市局办理《》或《临时许可证》。
3.东莞市排污办理变更手续
在单位名称、法人代表、责任人改变时,或持证单位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排放方式、排放去向有重大变化时,应在变更前15日内向**污控科提出申请,变更《》或《临时许可证》中的有关内容。因破产、关闭等原因不再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应在破产、关闭后7日内,交回《许可证》或《临时许可证》给**监督科,办理注销手续。
4.东莞市排污许可证年审
自申领到《许可证》之日起,每年办理年审1次。年审由审批发的**污控科负责。
5.东莞市排污许可换证
《许可证》有效期5年,《临时许可证》有效期较长不**过1年。持有《许可证》的排污单位,必须在有效期前3个月内申请换证。持有《临时许可证》的排污单位,必须在有效期满前1个月内申请换证。
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限期整治法律法规摘要《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十一次会议通过,同日人民共和国令*二十二号公布,自日起施行)文章来源:《环境保护执法手册》2005年8月版,*6页*二章*十三条 建设污染环境的项目,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作出评价,规定防治措施,经项目主管部门预审并依照规定的程序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准后,计划部门方可批准建设项目设计任务书。*四章*二十六条 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原审批影响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该建设项目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防治污染的设施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闲置,确有必要拆除或者闲置的,必须征得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四章*二十九条 对造成环境严重污染的企业事业单位,限期治理。*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直接管辖的企业事业单位的限期治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决定。市、县或者市、县以下人民**管辖的企业事业单位的限期治理,由市、县人民**决定。被限期治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如期完成治理任务。*四章三十一条 因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然性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污染事故的单位,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及时通报可能受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居民,并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接受调查处理。可能发生重大污染事故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采取措施,加强防范。*五章三十六条 建设项目的防治污染设施没有建成或者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由批准该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部门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可以并处罚款。*五章*三十九条 对经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企业事业单位,除依照国家规定加收**标准排污费外,可以根据所造成的危害后果处以罚款,或者责令停业、关闭。前款规定的罚款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决定。责令停业、关闭,由作出限期治理决定的人民**决定;责令*直接管辖的企业事业单位停业、关闭,须报批准。《东莞市环境保护条例》(1998年5月29日经东莞市**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九次会议通过,1998年月7日1日施行)文章来源:《环境保护执法手册》2005年8月版,*13页。*三章*十七条 新建、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以及区域开发等建设项目必须执行环境保护申报登记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制度。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要严格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管理和监督,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审批“三同时”审查和环境保护项目,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不得批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或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报告;计划、经济、规划、土地、建设等部门不得批准立项、建设或投产使用。*三章*二十一条 对排放污染物**过标准造成环境严重污染的企业事业单位的限期治理,按《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分别由市和区、县(市)人民**决定。企业事业单位中**过标准的单个污染源的限期治理,按以下规定办理:(一)市属以上单位和外商投资企业的单个污染源,由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决定;(二)其他单位的单个污染源,由区、县(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决定,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也可以作出限期治理决定。跨区、县(市)的区域性污染的限期治理由我市人民**决定。本条所规定的限期治理,由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监督执行,被限期治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如期完成治理任务。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按本条例*十九条规定办理。*四章*二十五条 三峡库区的开发建设必须保护水资源和植被,实施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城镇搬迁、企业迁建和居民点建设等。应制定环境保护规划,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七章*五十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对下列违法行为之一的单位和个人,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对有关责任人员视其情节轻重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监察机关给予行政处分:(一)不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进行建设的;(二)未经资质审查取得相应书的专业单位,擅自从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污染治理的由于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污染治理失误造成环境污染的;(三)不执行污染物排放申报登记制度或许可制度排放污染物的;(四)不执行限期治理或取缔、关闭、停业、转产、搬迁决定的;(五)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不履行环境治理和补偿责任的;(六)违反饮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和其他特殊保护区的管理规定,造成污染危害的;(七)违反噪声管理规定,危害周围生活环境的;(八)违反引进设备或项目的有关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九)违反国家或地方规定进口或转移固体废物的;(十)向环境排放禁止排放的污染物或以不正当的方式排放污染物的;(十一)向水体排放、倾倒固体废物、垃圾和其他废物或在河道管理区范围内堆放、存贮、倾倒、弃置固体废物和垃圾的;(十二)不按照规定缴纳排污费或**标排污费的;(十三)挪用、挤占、拖欠环境保护资金的;(十四)擅自拆除或闲置污染防治设施的;(十五)从事国家明令禁止或控制生产经营的剧毒物、强致癌物、严重污染环境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的;(十六)将产生严重污染的设备转移给没有污染防治能力的单位和个人使用的;(十七)生产、销售或使用达不到环境保护技术标准的产品的;(十八)造成环境污染事故或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后,不按规定报告和采取抢救措施的;(十九)拒绝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权的部门现场检查或被检查时弄虚作的;(二十)其他违反国家或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行为。以上行政处罚的种类和辐度的具体适用,由市人民**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另行规定。*七章*五十四条 当事人对环境保护行政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处理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依法向作出处理决定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原处罚机关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84年5月11日*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通过,根据1996年5月15日*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十九次会方《关于修改〈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的决定》修正,1996年5月15日人民共和国令*六十六号公布)文章来源:《环境保护执法手册》2005年8月版,*35页*三章*十三条 新建、扩建、改建直接或者间接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和其他水上设施,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水污染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作出评价,规定防治的措施,按照规定的程序经有关环境保护部门审查批准。在运河、渠道、水库等水利工程内设置排污口,应当经过有关水利工程管理部门同意。建设项目中防治水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防治水污染的设施必须经过环境保护部门的检验,达不到规定要求的,该建设项目不准投入生产或使用。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应当有该建设项目所在单位和居民的意见。*三章*二十四条 对造成水体严重污染的排污单位,限期治理。


http://13790413737.b2b168.com